上傳時間:2020-09-01 09:02:52 來源:本站 瀏覽: 次
2020年8月24日,天府第四中學第三屆暑期教師全員培訓會暨構建“新三生”教育整體育人模式實踐研討會活動育人分論壇在天府四中音樂廳舉行。天府四中校長助理彭世坤老師主持本次論壇。
教師微報告
體驗喚醒個體生命,活動促進班級成長
陳芝熹老師以“體驗喚醒個體生命,活動促進班級成長”為題和與會老師分享了如何讓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又不丟失學生情感。她認為,成長,就是讓孩子去經歷每一件小事,用心、用愛、用情,教育的契機將就此發生,生命的美好將逐步綻放,靈魂的氣韻也愈加豁達。
和你一起成長 ——構建新三生教育下的教師、學生、家長共同體初探
何紅雨老師用金庸小說引入,分享了她擔任首席導師工作以來和家長、學生一起成長的心路歷程。在教學過程中她堅持通過交流、閱讀、活動等方式,喚醒教育意識、充實教育能量、提升教育溫度,做到以心換心、互相借力、平等同行。
勞動吧,后浪!小學生活自理和生活美學課程初探
汪竹清老師通過構建課程讓學生感受勞動的樂趣,讓勞動之花綻放在童年時代。她認為活動的設想、開展、記錄、反饋需要精心呵護,用心設計的活動才可以真正潤澤學生的心靈。在課程開展中既需要老師的傾情投入和密切關注,更要調動家長、學生和各科老師的熱情和積極性。
逐夢前行——“新三生”理念下的家校共育新生態
明朗老師用學生的成長故事,從學生成長、親子活動、和諧生態三個方面介紹了他的教育心得。他認為,教育意味著“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只有讓學生、家長、教師三方的靈魂達到共鳴,才能形成真正的合力,生長出全面的、和諧的家校共育新生態!
專家介紹
紀大海: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四川省優質教育促進會專家顧問、四川省教育學會研究員。
專家點評
紀大海老師表示,陳芝熹老師尊重學生共性,注重提升孩子的自信;何紅雨老師讓每位學生都有發言權和獲得感;汪竹清老師的“五自勞動課程”契合“五育并舉”;明朗老師用活動喚醒學生,遵循了教育的本質。隨后,他勉勵天府四中教師們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積極實踐并深度思考,做到知行合一。
專家主旨報告
紀大海老師以“當代德育前沿問題思考”為題作專題報告,他談到,“活動育人”就是要育德、育才,通過活動培育完整的人,讓學生在生活活動中、在世界活動中、在知識探索活動中,賦能教育。
大咖智慧
一場好活動的要求:
1. 活動要有意義,有意義的活動才能育人。
2. 活動設計要科學,做到“系統、精心、科學”。
3. 活動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契合課程的教學內容。
4. 活動需要做到“四化”:系統化、規范化、個性化、智慧化。
青少年活動德育的幾種方法
1. 案例與敘事法
2. 比較體驗法
3. 氛圍渲染法
4. 機會教育法
5. 角色模仿法
6. 論證法
7. 刺激法
互動環節
周揚洋老師:如何在心理層面上找到智育與德育的平衡點?
紀大海老師:既要對孩子嚴格要求,又要重視師生關系建設,才有利于學生德育、智育的發展。
天府二小韓萌老師:老師如何引導孩子辨別是非和適應社會的善與惡?
紀大海老師:讓孩子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此過程中他們能夠通過自我體驗作出理性判斷,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程度。